鶴壁市盛世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專業生產翻堆機,翻拋機,有機肥發酵翻堆機,槽式翻拋機,有機肥菌劑,有機肥發酵菌劑,
在“十二五”的開局之年——2011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走出了一條不平凡的發展道路。全行業以發展方式轉變為中心,以調整轉型、創新升級為主線,各項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據初步統計,全國20大類工程機械產品的銷售收入突破5000億元,同比增長17%以上;大多數企業在轉型升級方面收效明顯,綜合實力迅速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國際產業地位大大提升。目前,不僅全行業產銷數額雙雙排名世界第一,而且滿足了中國大陸近90%的市場需求。
?、迳a集中度繼續提高,排頭兵企業引領自主品牌加快成長。
從協會重點聯系的工程機械行業大型企業的經濟指標完成情況看,各項指標均好于全行業。前50家企業的銷售收入占全行業的比例又有上升,達86%。在2011年度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排行榜中,徐工、中聯、三一、柳工、山推、龍工、廈工等11家中國企業榜上有名, 包括外商投資企業在內有12家企業銷售收入突破100億元,其中徐工、中聯、三一等三家航母型企業年銷售額突破800億元。
?、婵萍歼M步、自主創新獲得新突破,又有一批重大裝備產生。
2011年,我國工程機械行業企業科技投入持續增長,科研力量不斷加強。如徐工集團江蘇徐州工程機械研究院奠基以來,在江蘇省科技廳和財政廳的重點支持和的自己的積極努力下,著力打造國際一流的工程機械技術研發機構;中聯重科成立的國家混凝土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各項科技創新工作取得新進展;柳工股份被科技部批準成為我國惟一的“土方機械行業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這是我國土方機械行業科研開發、技術創新和產業化示范的重要基地,代表了我國土方機械行業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的一流水平;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加大投入,努力調整戰略方向,立志服務于行業。
2011年度,全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獎共有24項工程機械產品及技術獲獎。全行業共有18種大型工程機械被列入國家重大技術裝備進口零部件免稅范圍;有18家企業繼續被列入軍需采購對象。
以高質量、高技術為特征的高端裝備層出不窮,重大裝備技術又取得新的突破。例如:2000、3000噸級的履帶式起重機,800噸、1200型全地面起重機,12噸裝載機,46噸內燃平衡重式叉車,520馬力推土機,260噸電動輪自卸車等先后在徐工、中聯、三一、柳工、安徽合力、山推、北方股份面世。技術實力得到鞏固的同時,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又獲得突破。繼2011年9月28日中聯重科80m碳纖維臂架泵車問世后,2011年11月18日,中聯重科首臺62m碳纖維臂架泵車落戶大連。
2011年銷售液壓挖掘機17.4萬臺,同比增長4.8%,其中本土品牌液壓挖掘機的市場占有率卻達到38.53%,在日系、韓系、歐美和本土四大品牌系列的格局中占據絕對優勢。 值得祝賀的是,三一全年共銷售液壓挖掘機20613臺,創全國第一。此外,柳工、徐工、廈工、龍工、玉柴重工、中聯重科、山重建機、山河智能、雷沃重工等企業增速強勁。
?、缤顿Y和重組熱度不減,產業結構愈加優化。
一年來,盡管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對行業帶來一定影響,但由于相關企業長期看好工程機械市場需求,使投資和重組熱度不減。例如:徐工集團投資臨港生產制造基地項目啟動和徐工混凝土建設機械產業基地奠基;三一重機80000臺挖掘機項目投產;柳工收購首鋼重汽42%股權與首鋼礦業合作進軍礦山機械;山推混凝土機械武漢產業園落成;熔盛機械合肥新工廠投產;玉柴重工四川瀘州西部基地開工建設;山河智能裝備集團山河工業城奠基;山重建機2萬臺挖掘機項目落成;宇通重工新工業園區奠基;國機集團工程機械板塊重組后的新公司“國機重工”正式揭牌和品牌發布;山東臨工2萬臺大型挖掘機項目生產基地奠基;福建晉工在江蘇鎮江開工建立產業基地;京城重工汽車起重機底盤生產線改造試運行等等。
另外,卡特彼勒、小松、日立建機 、特雷克斯、沃爾沃、約翰迪爾、斗山、現代等也繼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和布局,體現了對中國市場的決心和信心。
從產業結構上看,為主機企業,尤其是自主品牌主機企業配套的零部件企業,圍繞主機企業的需要,紛紛加大了投資力度,例如:江蘇恒立高壓油缸股份有限公司新廠投產,川崎精密機械(蘇州)有限公司新工廠開業,榆次液壓新產業基地開工建設等等。另外,各工程機械產品檢測檢驗中心、相關代理商、售后維修服務企業也不同程度地按照市場需求加大了投入和整合,這種上、中、下游各產業鏈的優化發展,為全行業順利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各項奮斗目標奠定了基礎。。